鴻海 神秘的快速工廠 (下)綜合分析

個股研究

〈財務分析〉

資料來源:財報狗

股東權益報酬率均維持在15%算是很穩健,前文已提及定存利息就佔了3%所以本業的ROE大概是在12%左右依舊非常優異。用上表的杜邦公式去細分發現總資產周轉率從2010年開始逐年下降代表股本太大的風險及有閒置資產的可能,不過就像前文所說的大部分的非固定資產有很多現金跟定存所以到底對公司好不好請自行參酌。權益乘數也是逐年下降細究其原因是淨值提高而非償還借款,代表鴻海集團近幾年不需要靠融資就能創造超額利潤跟營收,加上每年利息收入一直都是遠大於利息費用,所以完全不需要考慮到所謂的利息保障倍數(分母為零),稅後淨利雖然增加不多但是在營收從2010年到2015共增長了1.2兆的同時淨利還略微增加確實是很了不起的成就,這也就是為什麼權益乘數跟總資產周轉率下降但是ROE卻還是可以維持15%的主要原因。

 

鴻海自稱其運作模式獨步全球沒有跟他相像的公司可以比較,話說如此但還是得找幾家市場上認為比較像的公司,挑選的方向不外乎做電子代工淨利低營收超過5000億來比對一下也就是俗稱的代工五虎!從圖表看的出來除了鴻海跟和碩其餘三家公司都是逐年降低而看起來大概只有廣達有機會翻正往上發展,緯創這種溜滑梯的線形基本上就是快要被市場淘汰了請持有者多加小心。至於和碩吃了大蘋果之後營收跟ROE簡直是往上噴出真的是讓本文作者好恨自己當初跟華碩分家時為什麼賣掉和碩啊?!殘念~!不過饒是和碩近幾年表現亮眼也沒有鴻海穩定,尤其是2013年以前ROE都低於10%在剛跟華碩分家的兩年還幾乎虧錢,所以整體來說鴻海的ROE不僅比較高也比較穩定算是可以讓人放心長期持有的標的。

 

 

上圖參照為營運周轉天數,安泰地政認為在低毛利跟強調周轉率的代工產業除了比較營收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比較誰的收現金周期最短,一般來說在3個月以下就算是很好的指標,由此可以看出廣達跟仁寶收現都超過100天以上,拉長了資金運用成本與增加倒賬或賴帳的風險,鴻海從2010年從80天到90天雖然逐步增加但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所以還算是個優等生,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咬了蘋果的和碩真的就像是卜派吃了波菜依樣,週轉天數竟然可以逐年降低且在70天左右真的是有點誇張。

 

資料來源:財報狗

總資產周轉率減少有很多原因,我們試著去拆分看固定資產周轉率的變化,因為這樣比較可以看出產能利用率的能量,來看用同樣的設備可以做多少生意?鴻海一向以動作迅速效率高準時交貨為其最大營業指標,固定資產周轉率平均為10次且在近幾年還不斷的往上升高到13次,而且在上升過程中固定資產的總額還是持續增加的,果然是鴻海脫穎而出的特色。
〈投資分析〉

大家都知道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百業蕭條,若用另一個邏輯思考也是考驗一家企業應變能力的最好機會,那一年跟2009年鴻海還是有600~800億的獲利抗壓性已經算不錯,之後每年的稅後淨利穩定的往上提高到了2015年竟然達到了1600億,再看總資產的組成發現帳上現金有近7000億等於每股46元,換個角度來看淨值62元中有70%是現金這也太高了吧!換算成60億美金的獲利已經超過了HPDELLCISCO聯想等昔日競爭對手美國同業或上游客戶,相信有了這些銀彈日後不管是要併購或是要投資合作應該都不會吃虧,近日的夏普併購案總金額達到1500億左右大概是一年的淨利就可以支付何況帳上的7000億現金也可以隨時支援應該不至於對鴻海造成現金壓力才對。

 

 

上兩張圖鴻海股價用常態分配跑一下近6年中位數約90元,假設在2010年用兩個標準差價格120元買100=12000千元到了2016年股價本文撰寫時約80元,不過配了股票所以應該有152張股票,所以應該是152*80=12160千元加上又陸續配了8.6元現金還沒算進去,所以雖然好像股票跌了很多但是在連續配股之後還是沒有虧錢,機率上鴻海價位140元已經是歷史新高,朋友間也沒聽過有人在140元買鴻海的,反過來說在平均價位90元買到鴻海的人現在大概帳面上報酬率有70%左右,6年賺70%應該還勉強可以接受吧。小結:鴻海淨利過去幾年呈現穩定成長,所以在股本膨脹的情況下還是可以維持EPS且在還原配股之後鴻海事實上幾乎沒有跌價。

 

上圖參照雖然稅後淨利是每年不斷增長但每年平均10%以上的股本膨脹率蘋果的營收和智慧型手機的緩增,在不斷稀釋股東權益情況下還可以維持多少的EPS是個大問號,再加上投資夏普之後2015年該公司共虧損2200億日圓,鴻海以權益法勢必要認列虧損所以未來的變數很大,畢竟投資有賺有賠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不過再怎麼說了解過去總是對未來的預測有點幫助吧?

以上祝大家投資順利。

歡迎轉載全文,請註明出處及版權為安泰地政事務所擁有

鴻海 神秘的快速工廠 (上)營收探討

黃金外匯期貨  假代操真詐騙

信義房屋(9940) 研究報告(上) 仲介服務篇

農舍違規、違建,長官視而不見? 林旺根

One thought on “鴻海 神秘的快速工廠 (下)綜合分析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