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附 航太小尖兵 (下) 航空產業

個股研究

〈全球航太產業〉

新機交機中亞洲地區佔38%,40%為歐美地區,其中最值得注目的地區非屬中東,佔有率從個位數直直上升2015年來到22%可說是爆炸式增長,未來20年飛機需求量約為39600架如下表,其產值將達到6兆美金,機型方面單走道式依舊為主流,說明一下單走道式是指機身直徑在4公尺(10到13英尺)以下的飛機,空巴A320系列即是最暢銷的單走道式飛機,並且跟波音737系列合計至今還有3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中國大陸近年航空運輸市場需求急遽膨脹,機隊數量也相對快速增加,對此中國大陸政府開始投入各式9大飛機、區間飛機、直升機、通用飛機以及民用飛機發動機等相關航空裝備的研發製造。目前民用飛機上場的兩大龍頭:空中巴士與波音公司均陸續推出節能減碳機種,如波音B737 MAX、B777X、B787,以及空中巴士A320neo、A350XWB等搶占市場。

全球航空公司正不斷向空中巴士和波音兩家公司採購最新最節省燃料的機種,導致訂單大排長龍。截至2016年4月底止,兩家公司尚未交機訂單量分別還有6,399及5,667架。因應航空市場的蓬勃發展,波音及空中巴士兩大民用飛機製造商不約而同規劃提升各暢銷機種的產量:空中巴士A320飛機產量將由原先每個月36架,到2016年將增加到每個月46架;波音公司則計劃把B737飛機的產量由原先的每個月38架,於2017年中提升至47架。因此兩家飛機製造商在全球各地的供應商,也同步被要求提升產能,增加在機體結構、發動機等系統與零組件生產量,因此全球航空產業市場商機,將有一段為時長久的市場榮景。

〈台灣航太市場〉

台灣航空業基本上跟現在已經民營的漢翔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在機體構造與零組件發展多年跟累積經驗,在1998年與加拿大龐巴迪公司合作開發Learjet 45商務飛機機尾段,並於近年成功與日商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合作外包波音787複材控制面,水平尾翼輔助組合件。2009年藉由經濟部工合案簽訂了23億合約並含技術移轉、人員訓練及採購合約而在航太產業蹲足了馬步。目前國內除了漢翔具有全製成一體技術外,其他協力結構體系業者在製造工程、性價比已在全球市場有一定的口碑,近幾年已慢慢從零組件製造Tier-3進階成組合件製造Tier-2。故歷經多年努力已經建構出產業體系的雛形,迄今已獲得國內外航空品質系統之認可並與世界大廠如波音、空巴、奇異及惠普等建立上下游夥伴關係跟認證系統。目前國內航空產業之廠商家數大約為130家,從業人數已經達到13,600人。

台灣航空產值

來源: 中華民國航太學會與財報

上表至2014年總產值已經來到870億,從金融海嘯之後年成長率來到6%以上呈現高速成長模式,惟須注意的是大部分有超過500億是屬於飛機維修較後端的供應鏈,飛機的生命週期內維修的花費事實上比購機成本多達4倍以上,並且為原廠的後續服務的主要收益來源。目前從事維修的大型公司包括亞洲航空、長榮航太、華普、華航及漢翔等,維修機種包括各式廣體或窄體飛機,直升機之機體維修及引擎零件的翻修,小結來說我國民航機數的增加在經營的考量下發展自體維修的技術勢在必行也小有成果、期待在累積了這些經驗後可以更上層樓往飛機本體的製造前端發展而提升質量。

〈航太業務〉

CM-56

千附營運模式主要是跟漢翔協同報價共同接單以強化競爭力擴大業務,且以漢翔主要供應商。2006年投入引擎機匣研發後,在CM-56引擎壓縮前後機匣每年約700多顆,主要用在波音737跟空巴的A320系列,佔全球總供應量50%,而在GE90發動機倒流葉片加工製造上亦有50%市佔率。近期因應航太業務轉強,接獲波音及奇異的中長期航太訂單,千附宣布投資6億元興建中科后里二期新廠並預定2016年Q4正式投產,屆時新廠精密組件產能可望增加35%。據報載總經理賴志明透露奇異發動機的機匣、波音B777型飛機導流板葉片及波音B787機身結構零件,已安排至2018年投產。中科二期廠房未來將著重在航太產品,包括機匣及結構件而所騰出來的潭子廠機匣生產空間將改為鞋機增產使用擴大營運規模,至於中科后里一期廠主要用來生產光電的真空腔體及精密焊件。

〈財務分析與小結〉

營收比重

營收淨利率

上表可知航太加製鞋約佔70%的營收可說是千附的命脈,廠務工程一般來說利潤並不好根據筆者的財務模型比較跟訪問結果,該公司廠務工程毛利大概12%左右,淨利有4%的話就要偷笑了,如果像公司所述廠務工程報價近年來陷入殺價競爭的惡性循環,那日後確實是個沒有前景的行業,而且工程發包期間過長也會有應收帳款呆帳的風險,安泰地政基本上並不會特別注意廠務工程股票也是基於此原因,2015年廠務工程約占20%的營收比2007年45%有顯著的降低,公司有計畫地降低工程收入的比重,這個長期規劃筆者深為贊同並認為這是讓千附轉型成附加價值更高的關鍵點。以製鞋機為主的機械事業雖然看起來是傳統產業但是在經過精進的自動化後,營收緩增毛利率依舊維持不墜也是大加分的項目,再加上千附近幾年發展航太事業有成,不過以工程跟海水淡化廠拖累整體毛利率的情況下千附2015年毛利率還有30%,安泰地政推估航太精密組件的毛利率應該有38%以上,若以後的營收增加都是航太業務的話那稅前淨利就更令人期待!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