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井小民的商業模式
新冠病毒疫情在國外肆虐與死亡人數攀升雖然災情慘重,但在幾乎無疫情的台灣人中就像一部不真實的恐怖電影,隨著五月底疫情在本島大爆發政府宣布三級警戒,大家終於也複製貼上了歐美人的生活寫照,食衣住行讓人感覺非常不順。自己就為了要不要剪頭髮著實傷透了腦筋,一來每年夏天酷熱無比本就不想要頂著厚髮,二來政府規定不管准不准,吾家樓下的日式威廉也早就收起鐵門停業。咱門心中都有數,庶民經濟在這波疫情摧殘下可說是搖搖欲墜,出門只要看到鐵門拉下的商店心中都默默捏一把冷汗。
某一周末去另一邊頂好家樂福買菜時,突然發現家樂福另一側有一家隱匿的理髮廳亮燈營業,對~就是我們在小巷子看到的舊式裝潢的理髮廳,以前不會進入的原因是他們理髮都很隨意直接用剪髮器頂著頭往上嚕,完全沒有造型可言~~XD。但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還是探頭一看,裡面果然很家庭式裝潢只有兩個位子,且看起來只有一位女師傅現場幫一位客人理髮。她說你要剪頭髮要等喔,要不留電話?我說那好吧稍後在約好的時間走進等待接受酷刑,但理髮阿姨一進來就親切但切入核心的問我多久減一次髮,我說大概2個月吧那重要嗎?阿姨說當然重要啊,接下來一邊剪頭聊天時開始解釋我的髮質、頭形及適合的髮型等,鉅細靡遺且讓我對於理髮的知識大開眼界,她甚至還大膽預測我前一次頭髮是在某一連鎖理髮店剪的,我聽到這忍不住問怎麼你連我在哪剪髮都知道啊? 阿姨胸有成足的說因為你的後頭髮看起來有打薄,但減進去是中空的裡面髮根完全沒有支撐,她們訓練理髮師都是這樣剪給客人等等,我聽完之後大嘆原來理髮有那麼多的訣竅與知識真是隔行如隔山!!
理髮過程中不時傳來電話阿姨接起來一聽都是客人打來確認時間,滿腦投資經的我觀察到疫情期間阿姨以一個小時為整點做間隔安排客人,一來可以保持室內人數與社交距離二來可以讓客人不至於等待太久,阿姨以男姓客戶為主力故可在40分鐘以內剪完,相聊之下發現該工作室約15坪因處於國宅社區的內側不面對馬路,是以租金相對便宜月租金粗估14000元上下,我心中默默算著開店成本月開銷租金加水電、理髮工具與雜費總計約20000元,若一個理髮師”產能全開”一天12位客人計算一位客人平均400元,月休6天條件下最高營業額可到11萬元,因此若以保守角度考量開工率僅60%計算,一天平均7位客戶合理的月營收約7萬元,扣掉上述開銷可淨賺5萬元以下,看似不多且不保證可持續但圖個溫飽還是可以的,不像仿間不少連鎖理髮廳重店址裝潢租金可觀、數名理髮師洗頭小妹等員工、授權金加盟金抽成等一個月基本開銷10萬至20萬跑不掉,此番疫情襲擊下該等商業模式可說是凶多吉少。且這理髮廳存在許久一直小本經營邊際成本越來越小,也累積了不少老客戶時間一到就前來乖乖理髮,以終端消費者公司所注重的LTV導入客戶生命週期邏輯下,若一位客戶每兩個月理一次頭髮因為是老客戶留存率算80%,一位客戶一年可以貢獻400(元)*6次*留存率80%=1920元,因此若要做到年營收84萬需要有438名客人,反過來以損益平衡考量計算年成本24萬需要125名客戶才可以達到損平,也就是說超過125名客人後每一位都是賺錢。
請問一下開個人理髮工作室一年達到438名客戶容易嗎?雖然一個國宅社區有幾百戶上千人居住初期一定也是相當不容易,但經營幾年下來以口碑和舊客戶的累積也是合理可期,嗯這就是市井小民的商業模式亦或生存模式,雖然不起眼但相對管用且在百年難得的疫情襲擊下還是活的好好的,其展現出強韌的生命力確實令人敬佩。無論如何這是我記憶以來感覺與經驗最好的一次理髮,當初真的很難想像會在家庭式理髮廳內遇到,至於呈現的效果如何呢,家人看到我理的頭髮說以後你都去這家剪可得證明之!
One thought on “市井小民的商業模式”
既然看得到庶民生態,就該更能體會基層景氣的低迷,民眾的心聲往往傳達不到在位者,生活不虞匱乏的人,更應該替她們發聲,但往往選擇為虎作倀者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