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泉產業信託 Spring Reits 研究報告(香港1426)

簡介 筆者一直對中國的不動產市場持續關注,若能用合理的價格進場一級城市的寫字樓,縱然租金投報率低一點,但大家還是認為長期下來無論是銀行貸款、抵抗通膨應是沒問題。但我們知道中國一級城市的不動產早已經被央企、城市企業或香港不動產集團所佔地圈住,事實上筆者認為以資金規模等因素一般投資人早就錯過進場北京或上海等一級城市的時機。然筆者在翻閱香港聯交所的上市REITS列表當中發現春泉產業信託,查閱之下該信託的物業性質赫然符合筆者理想中的期待,於是進一步埋首於研究資料中。

聯邦銀行 4.8%甲種特別股 投資研究

筆者一向系金融股的長期投資者,原因跟早期自己的經歷有關,加上優秀的銀行在不景氣時有政府的加持,景氣回升時期又可以其靈活性比國有銀行更有競爭性,是故筆者的資產配置相關銀行類股一直是最大選項。聯邦銀行雖然有上市但股價長期以來皆低於票面、成交張數也少,所以一直引不起本人的興趣,直到2017年聯邦銀打算發行甲種特別股(下稱甲特)且利率有接近5%,讓筆者對於其營運況狀產生興趣,進而查詢財報閱讀一番,一讀之下果然得出跟之前完全不一樣的刻板印象,讓筆者忍不出輕嘆錯怪聯邦銀行多年呢!

朗廷酒店SS信託(香港1270) Langham Hospitality Investment

朗廷酒店SS信託(香港1270) Langham Hospitality Investment 朗廷酒店SS(下稱本信託)為香港首一專注於酒店業單一商業信託之合訂證券,請記住本信託不是Reits,其本質的結構上有根本的不同。SS全名為stapled securities,顧名思義就像是把信託跟股權疊在一起,經由法律規定讓效力與種類不同的證券釘起來,並可以在交易所上市當股票買賣的信託單位,早期是由澳洲金融界創立沿用。

台肥(1722) 2018版 研究分析(下)

  現在來到了一般大眾最有興趣的土地資產活化,常常在新聞媒體上看到關於台肥土地的開發,至於台肥到底有多雄厚的土地資產呢?還是從以下最原始的土地分佈開始吧。 上表呈現出台肥至今的土地庫存,不用多說最主要就是位於台北市南港區的土地具有雄厚的開發價值而整體的土地公告現值高達326億,相信用現在的股本計算光是土地資產為每股33元價值確實應該是非常保守的估計了。

台肥(1722) 2018版 研究分析(上)

公司簡介 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肥)民國35年由資源委員會與台灣省政府設立,事業體系日本人經營的台灣電化株式會社基隆及羅東工廠、台灣有機合成株式會社單位用地及廠房等。台肥一直以來都擔任台灣農業發展的指標企業,為響應政府自由化政策故於民國88年正式轉為”民營”,經濟部規劃採二階段上市,第一階段釋股25%以滿足社會大眾的認購需求並達股權分散,第二階段釋出35%採公開拍賣提供策略性法人認購。其所謂官方說法的「民營」為避免讀者疑惑在此簡單說明就是上市上櫃向大眾募資僅此而已(編按:絕對沒有讓民間來經營的意思~),最新的持股顯示雖然農業發展委員會持股僅24%,但翻開董監事名單即可發現都是農委會的代表人掌握董事會,監察人還是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郵局裡竟也有化學肥料方面的人才還真是臥虎藏龍!

日本REITs Invincible Investment Reits (Tokyo 8963) 上

日本發展不動產資信託算是很早的國家,相關資料蒐集算是應有盡有,美中不足的是日本Reits普遍高負債比、配息率亦不到4%讓筆者不太能接受,縱然日本的大環境低利率持續十幾年亦然,日本國內投資者恐已習慣整體Reits市場低報酬率了吧?Invincible Investment corporation (下稱INV)投資朋友可能不熟悉,但提起幕後出資者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筆者係在東洋經濟週刊看到INV的管理人Consonant Investment managementm於2018被軟體銀行全資收購,軟體銀行的財務操作相較於日本其他大型金融集團可說是出類拔萃,完全發揮了日本低利率的特色。

韓國特別股投資報告Korean preference shares

緣起 筆者當初會注意韓國的特別股係當年某日閒閒沒事閱覽巴菲特在2005年對哈佛學生的演講,提及花旗送給巴菲特一份韓國股票的報告,老巴在6小時之後就分散進場了20支普通與特別股,其名單如大韓麵粉等平均市盈率僅4倍,心裡想說老巴竟然私人口袋一億美金投資那麼多韓國股票一定有他的道理,加上韓國:撼動世界的泡菜作者Daniel Tudor訪問中也揭露他偏好投資韓國特別股,喜歡追根究底的本人從此就跨入了研究韓國證券市場的不歸路。話說如此還是先檢視一下老巴投資的大韓麵粉成效吧!

美國政府房托基金Government Properties Income Trust(GOV) (上)

美國政府房托基金Government Properties Income Trust(GOV) 前言 固定收益的投資人跟股票投資人的屬語跟風險偏好自屬不同,固定收益配息跟流動性差一點沒關係、最重要的不能有違約的風險,筆者知道Reits一向被歸類為固定收益,故很多人就此”自動”地僅討論Reits的收益率高低而忽略了違約風險,但是請讀者們想想若一家開發商長期把賺來的錢90%都配給股東那跟主動式Reits有何不同?

冠君產業信託Championship REIT 投資研究(上)

前言 筆者從事不動產投資多年對於投資優質物業總是有殷殷期待,畢竟A級物業在不動產上可是有多項優點與保護、好處可說是數也數不盡,例如跟房客租金的談判及銀行的融資利率等均可以談到很好的條件,以投資角度思考若哪天連A級的商辦價格都撐不住,那這個國家的經濟結構勢必出了很大的問題,每個國家的A級物業市場上收益率往往只有3%不到是有它的深層原因。

冠君產業信託 Championship REIT投資研究(下)

朗豪坊 2008年鷹君集團作價125億把朗豪坊賣給自己的冠君信託,作價較當時估值141億折讓12%,冠君將以先舊後新方式向鷹君配售價值30億基金單位,向公眾發售32億基金單位,並發行50億元可轉債及17億元融資,最後鷹君母公司可套現50億現金。筆者認為當時的估價真的參考參考就好,擺一個價錢高高在上再來用折讓價格出售,讓冠君的投資受益人感覺好像還占了便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