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 神秘的快速工廠 (下)綜合分析

股東權益報酬率均維持在15%算是很穩健,前文已提及定存利息就佔了3%所以本業的ROE大概是在12%左右依舊非常優異。用上表的杜邦公式去細分發現總資產周轉率從2010年開始逐年下降代表股本太大的風險及有閒置資產的可能,不過就像前文所說的大部分的非固定資產有很多現金跟定存所以到底對公司好不好請自行參酌。權益乘數也是逐年下降細究其原因是淨值提高而非償還借款,代表鴻海集團近幾年不需要靠融資就能創造超額利潤跟營收,加上每年利息收入一直都是遠大於利息費用,所以完全不需要考慮到所謂的利息保障倍數(分母為零),稅後淨利雖然增加不多但是在營收從2010年到2015共增長了1.2兆的同時淨利還略微增加確實是很了不起的成就,這也就是為什麼權益乘數跟總資產周轉率下降但是ROE卻還是可以維持15%的主要原因。

鴻海 神秘的快速工廠 (上)營收探討

一直以來就想要從產業面跟財務面瞭解鴻海這家公司,想說鴻海市值那麼大、曝光率那麼高應該市面上早就有相關研究分析或是專門報導才是,但想深入了解鴻海時發現連電子時報的資料庫對鴻海本身的著墨也是少之又少,近幾年報章雜誌與電子媒體常常把焦點擺在一時的消息面、甚至是郭董的私事著墨甚多讓本作者下定決心想要寫一篇鴻海的財務分析,其目的不外乎先行拋磚引玉在網路上,讓大家集思廣益一起來揭開其神秘面紗及更加了解台灣電子業的未來導向,。文內引用資料多來自於財報、數字單位為百萬若有錯誤請不吝指教與更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