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公司之ROE探討
本人初探股市之初,投顧分析師均以EPS每股盈餘為圭臬,分析跟預測的方向亦然。現今基本面財報分析大行其道,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已成為眾人評價上市公司的簡易,甚至是唯一的方法。本所認為ROE確實是粗估一家企業的入門磚,但值得注意的是當眾人太關心甚麼數字,狡詐多變的市場就最愛玷汙其數字,EPS早期到今依然是公司派想要操作股價而變更之標準標的,不過既然公司派都知道散戶們開始越形重視ROE,故其失真機率越形提高。
ROE的前提是ROA資產報酬率,所謂的資產本人認為應定義其真實資本而非僅帳面數字。試舉一例子樺漢上市以來ROE年平均30%,ROA平均亦超過10%,若不明就裡之人想必驚呼連連,工業電腦這種成熟產業竟然還有30%的報酬率??樺漢股本僅8億不到兩年就可以一飛衝天做到350億的生意,股本週轉率達到驚人的1比43,直接威脅到產業老大研華,話說研華可是耗時七年營收才超過300億呢!會計準則亦有提到,母公司對轉投資公司若有實質影響力應合併報表,本文認為不只是合併報表而已,人跟物的差別是甚麼?差別在於人是有意識能獨立思考做決策的生命,而物質不是。樺漢身為一個法人也是一樣,若是沒有獨立決策的能力那不過就是個鴻海的子事業群,遑稱公司法人!
參諸樺漢各項客觀事實,如鴻海集團持股49%、向鴻海進貨超過78%,以及董事長朱復銓由郭董直接點名擔任等,本文認為樺漢不僅是鴻海的子公司。站在實質經濟原則端審視,樺漢基本上就是鴻海的工業電腦部門,是以評估樺漢以ROE檢視就未免失真,說老實話區區七億新台幣恐是玩不了300億呢。筆者認為僅能用資產報酬率ROA評估樺漢部門的效益,不過天下雜誌撰文鴻海特別提撥兩家工廠,位於深圳龍華廠與崑山共千人部隊給樺漢,完全交由鴻海集團支援硬體載板的製造端。正常製造業所需要的學習曲線,樺漢可說是完全略過,是故若要評估樺漢的ROA,還是要把鴻海上述兩家工廠的產能與資產回加上才算數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