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側投資?右側交易?
筆者投資十幾年來發現市場漸漸有一種主流分類法亦即左側與右側交易,我有朋友跟我說他有一個左側跟一個右側思維的帳戶,彼此分開不混同風險獨立,聽起來似乎是邏輯清晰解釋的通,筆者也認為在學習方法論上確實可以當作出跨出學習投資的第一步,但筆者強烈認為走到後面恐怕還是同一條道路。
首先還是解釋一般來說是左右側是以股價的波段底部為界,左側投資以簡單的方式理解就是逆勢去抄底,下跌期間買進的投資人心態不外乎幾種,一是價值投資人認為股價的內含價值是100元,當股價跌到70元時因為低於內含價值且有30元安全邊際所以選擇進場,二是會計投資人憑著低股價淨值比、低負債比或是過往殖利率看似很高所以進場,第三種心態純粹是看股價低所以想要撿便宜,左側的心魔是進場前的貪小便宜跟進場後股價腰斬的恐懼情緒,問我是哪種我承認每一種心態我都有~XD
右側投資市場常稱順勢交易其邏輯解釋起來不外乎是技術分析、追高殺低、動能投資法,紅K棒出現且帶大量就進場反之則殺出,月營收月增年增20%買進等,現在程式交易會抓盤中某檔個股預估量與價,若呈現噴出就會買進等比比皆是~。價值投資也可以是右側投資的一環,因為相對於左側而言可以多看幾次季報跟公司派反應與產業資訊,我們可以等到市場先動作後與趨勢明朗時後再投資,右側的心魔在虧錢方面還好,主要是快速賺錢的貪婪導致放大部位或槓桿等後續失序行為。
乍看之下左右交易好像是完全不同的投資邏輯,但筆者認為兩者觀念的差別並不大,甚至密不可分難以區別,首先在底部確定之下若選擇左側進場,隨著時間經過勢必會來到右側階段,此時投資人心態上還是會面臨到右側時的所需要的場景與抉擇,尤其只是貪股價便宜的人再漲回到當初的起跌點就會賣,但沒有做扎實的基本分析賣出之後再漲個一倍以上而後悔,至於右側投資人雖然進場時間點比左側晚,但我們假設進場之後持續上漲有不少帳面獲利,但股價終究會挑戰當初起跌點的壓力區,遇到壓力區後的回檔也會讓投資人面臨到左側遇到的場景與擔憂獲利回吐,若沒有做扎實的基本研究就早早出場,那終究也是賺個微薄小利而錯失了主升段喪失大好機會。
筆者論述到這邊相信大家比較有感覺,千萬不要有刻板印象說左側交易就是長線、右側交易就是短線等二分法,畢竟那只是為了學習方便而分。嚴格來說筆者認為做短線沒有左右之分,短線當沖投資人重視的是成交量跟速度,兩者缺一就難作僅此。左側投資人進場不做功課就算讓他抄到底,也只賺個反彈因為繼續漲他會嫌貴抱不下去,右側進場真的做好功課掌握基本面,在短暫的股價激情後還是有能力續抱的人,才有機會賺到真正讓你財富自由的報酬,一家優秀公司的特色是能夠穿越景氣循環,持有的過程當然也必須承受波動,長期投資人是一個能忍受孤獨的人,他要能在左側時恐慌的氣氛下鼓起勇氣逆勢進場,也要能在右側時貪婪的氛圍下氣定神閒而顧盼自如,投資股票務必要讓時間成為我們的朋友而不是敵人,最後只能說本人也還在學習中~互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