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特別股投資報告Korean preference shares

緣起 筆者當初會注意韓國的特別股係當年某日閒閒沒事閱覽巴菲特在2005年對哈佛學生的演講,提及花旗送給巴菲特一份韓國股票的報告,老巴在6小時之後就分散進場了20支普通與特別股,其名單如大韓麵粉等平均市盈率僅4倍,心裡想說老巴竟然私人口袋一億美金投資那麼多韓國股票一定有他的道理,加上韓國:撼動世界的泡菜作者Daniel Tudor訪問中也揭露他偏好投資韓國特別股,喜歡追根究底的本人從此就跨入了研究韓國證券市場的不歸路。話說如此還是先檢視一下老巴投資的大韓麵粉成效吧!

學生公寓最受新加坡投資者青睞

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Pte),與同樣來自這個城邦國家的房地產投資機構豐樹產業(Mapletree Investments Pte)正在競相返回校園。據地產資本分析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 Inc.)統計,這兩家投資大鱷2016年創紀錄地推動了一波價值162億美元的學生公寓收購狂潮,2017年第一季度又達成價值33億美元的收購交易。學生公寓的投資回報率高於寫字樓和住宅。在投資回報率普遍較低的當下,對於追求穩定收入和較高收益率的養老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來說,學生公寓無疑是一塊誘人的資產。

基金經理人離職潮?

甘蒂(Rishi Ganti)曾幫助憑藉量化策略成為億萬富翁的對沖基金創始人西格爾 (David Siegel)和歐文德克(John Overdeck)管理個人財富。45歲的甘蒂表示,他已經隱約看見了所在行業的未來。一批編寫自主學習演算法的程式設計專家,已經降臨金融界。對於長期以來因數百萬美元獎金而被眾人豔羨的大多數基金經理而言,這不是什麼好兆頭。

中國票據漩渦興起

被称之为安全系数最高的业务之一的票据业务,风险却在集中暴露。继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天津银行、宁波银行之后,近日,广发银行也被卷入票据风险漩涡中,据了解,广发银行是由于外部同业机构在票据交易中的不规范行为导致出现9.3亿元的风险敞口,截至7月22日,其已收回约5 .2亿元,但其余4亿元目前仍在继续追收中。事实上,票据风险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而今年则集中出现在转贴现的环节,尤其是出现了“丢票丢钱”的现象。“票据业务的风险点无外乎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对于银行承兑汇票来说,信用风险较小,主要是操作风险。而在操作风险中,同业户是一个关键所在。所以,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包括银监会和央行连续下发的多个监管文件,意在截堵规范同业户。”一位票据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日本退休金炒股鉅額虧損

事實又一次證明,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最新公布的2015年財報(2015年3月~2016年3月)顯示,日本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GPIF),虧損5.3萬億日元(約合512億美元),虧損率達3.81%。這是自2008年~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GPIF面臨的最大幅度虧損。GPIF在財報中給出的理由是,2015財年裡,日元出現了大幅升值以及全球股市動蕩頻發。同時財報還第一次詳細披露了GPIF在日本國內以及國外持股情況。不過,盡管出現難得一見的大幅虧損,GPIF還是在財報中對未來走勢表示樂觀。財報寫道:“從長遠來看,前景依舊光明。自2001年以來,GPIF以累計獲得45.4萬億日元的盈余,過去15年來的增長率也保持在年均2.7%。”

凱恩斯主義的現實邊界

“凱恩斯主義”再次回到宏觀政策實踐的舞臺中央,主要國家不斷地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擴張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總需求。八年以來,從當前各國運用凱恩斯主義的實際效果來看,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不幸的國家各有各的原因”。美國經濟似乎已呈現初步復蘇的跡象,而日本和歐洲的效果不如美國明顯,中國以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仍處在經濟探底過程中。當前為應對經濟存在的下行壓力,經濟學家們對於是否應再次較大規模採用凱恩斯主義經濟措施存在諸多爭論。雖然我們對凱恩斯主義的總需求管理政策已經耳熟能詳,但實踐中,人們往往容易奉行“拿來主義”,只看到凱恩斯提出的“結論性”政策主張,而忽視其約束條件和政策邊界,從而可能產生與政策初衷相左的效果。

德國科技公司成中資收購標的 (譯文)

在這些飆升的數字背後是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人口組成狀況發生變化的現狀,這些因素導致其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咨詢公司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的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格里勒(Andreas Grille)稱,中國現在已經沒了工資優勢,政府已經意識到,在市場上打造全球領頭羊非常重要,也就是說要創建商業帝國。斥巨資進行收購引來的關注不僅是在交易金額上,更多的是在收購目標上,其中一些收購目標被視為對德國在製造業和工程技術方面的宏偉計劃具有重要意義。一些公司被視作德國“工業4.0”(Industrie 4.0)倡議的關鍵參與者。這一倡議指的是將製造業數字化,通過互聯網把工廠和消費者連接起來。

黃金現在可以買嗎?

去幾年金價一直跌得很慘,但有跡象表明,最糟糕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自2011年漲到每盎司約1,900美元的最高點后,金價一路走低至2014年初的每盎司約1,200美元最低位,跌幅約為35%。自1月份以來,金價開始穩步回升,目前已回漲6%,為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 Index)升幅的兩倍。那么金價到底走勢如何?是死貓式短暫反彈,還是能給交易員帶來實際利潤的下一輪上漲行情的開始?我認為可能是后者,這是因為目前市場情緒有觸底的跡象。觸底的原因是,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正在推高“風險溢價”,而且大家對其他投資的熱情減弱。鄭重聲明一下,我可不是彼得‧希夫(Peter Schiff),隨著股市暴漲,通貨膨脹失控,會有金價觸及每盎司5,000美元的錯覺。

風投是下一個泡沫?

即使是採訪過日美等企業的記者,有時也會驚訝于中國企業商業決策的速度。但快速決策的所帶來的問題就是商業決策太草率。中國不少企業聽説房地産賺錢就立刻推進房地産開發,聽説鐵賺錢就立刻建起鋼鐵廠。結果就像所知道的那樣,由於房地産市場供應過剩,導致各地都出現了無人居住的「幽靈城市」;而造鐵廠也因為鋼鐵供應過剩沒有利潤,變成了一個個「僵屍工廠」。理財産品、股票投資、商業中心開發、P2P信貸、海外房地産投資等等、等等。企業和富裕階層的資金像暴風雨過境一般來了又去,這樣的例子可以説是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