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個股研究
台肥(1722) 2018版 研究分析(上)
公司簡介 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肥)民國35年由資源委員會與台灣省政府設立,事業體系日本人經營的台灣電化株式會社基隆及羅東工廠、台灣有機合成株式會社單位用地及廠房等。台肥一直以來都擔任台灣農業發展的指標企業,為響應政府自由化政策故於民國88年正式轉為”民營”,經濟部規劃採二階段上市,第一階段釋股25%以滿足社會大眾的認購需求並達股權分散,第二階段釋出35%採公開拍賣提供策略性法人認購。其所謂官方說法的「民營」為避免讀者疑惑在此簡單說明就是上市上櫃向大眾募資僅此而已(編按:絕對沒有讓民間來經營的意思~),最新的持股顯示雖然農業發展委員會持股僅24%,但翻開董監事名單即可發現都是農委會的代表人掌握董事會,監察人還是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郵局裡竟也有化學肥料方面的人才還真是臥虎藏龍!
玉山、永豐、台新、元大存股大PK (下)
放款資產品質 上表僅放上永豐的資產品質,因為其帳面上數字比較落後,不過跟其他銀行差距非常有限。逾放比是指逾期半年以上收不回來的貸款佔所有貸款的比率,本島金融環境銀行激烈但又保守競爭,國內市場偏向低利率已經十年,一般大小公司做生意縱使沒賺錢,經營不善頂多倒上下游供應商,通常很少選擇去倒銀行的債,免得在國內聯合徵心中心失去信用無法東山再起,是故銀行逾放比近幾年普遍越來越低,各銀行逾放比平均在0.35%金額皆不高大概在25億上下,作者要提醒現在銀行的利息普遍毛利差平均僅有1.8%左右,用逾放比除以毛利差的計算等於是佔了20%的風險與費用,不過備抵呆帳覆蓋率普遍提列超過500%以上,還不致於威脅到整體的資產品質。 手續費 上表為元大之手續費及資產結構,手續費顧名思義就是客戶在從事某項業務或資產/有價證劵之移轉,銀行辦理或是代辦所酌收的費用,筆者開宗明義對所謂的財富管理項目做出個人的見解,所謂的財富管理項目在台灣以兩大內容為大宗。第一為保費收入,聰明的讀者應該有想到保費收入不是要算在金控底下保險公司的營收嗎? 還記得台灣的金控很多保險業務都玩掛了的基礎事實嗎?